定期定量喂食,经常添加马是单胃食草动物,胃的体积相对较小。由于胃蠕动和胃液形成食糜后,食物在胃中停留的时间很短。大约4小时后,所有胃内容物都可以转移到肠道。当胃达到2/3饱腹时,食物的消化是的。如果食物太多,就不能完全消化和浪费。所以,在饲料中添加维诺复合益生菌改善肠内菌群平衡,抑制有害菌生长,提高抵抗力。补充活性酶益生菌,调控肠道菌群平衡,保护肠道健康,提高饲料吸收率。降低肠道负担,正常发挥肠道功能,增加采食,帮助生长,提高抵抗能力,减少肠炎、腹泻、拉稀、饲料粪等情况发生,提高育成率和均匀度。益生菌是肠道正常菌群的优势菌群,有利于有益菌的生长,阻止有害菌的繁殖,宿主肠道健康。
基于个体马的特殊喂养由于马的体型、身体状况、运动量、品种、年龄、环境、温度等因素的影响,马的营养需求受到影响。马的进食和消化特征在个体之间存在显著差异。没有两匹马的繁殖要求完全相同。每匹马的饲料摄入量、喂养速度、饲料成分和对某种饲料的偏好各不相同。因此,养殖户应该全面准确地掌握每匹马的特点。在养殖户的平均每日供应量的基础上,应根据每匹马的特点调整具体的喂养。
伊犁马(英文名:Yili horse),马科马属动物,中国乘挽兼用型马培育品种。
体质结实,结构匀称;头中等大、较清秀、为直头;颈长适中,肌肉充实,颈础较高,颈肩结合良好;髻(jì)甲较高;胸廓发达,助骨开张良好,腹形正常,背腰平直而宽;关节明显,肌健发育良好,前肢肢势端正,系长中等,蹄质结实,运步轻快;鬃(zōng)、尾、距毛中等长。被毛主要为骝(liú)毛、栗毛、黑毛;妊娠期323到337天,三年产两驹。其遗传性稳定、抗病虫、耐粗饲、耐高寒。
品种改良
哈萨克马是一种草原型马种,头中等大,清秀,耳短,颈细长,耆甲高,胸狭窄,后肢常显刀状和外向。我国现代的名马伊犁马就是以哈萨克马为母马培育出来的。
伊犁马是在群牧饲养的条件下,通过长期杂交而育成的一个数量较大的品种。它以哈萨克马为基础,混入了俄国奥尔洛夫、顿河、布琼尼以及土库曼斯坦的阿哈.捷金马等品种进行杂交到一、二代杂种马,通过横交固定,长期在放牧管理条件下而育成的一个乘挽兼用型新品种。它既保持了哈萨克马的耐寒、耐粗饲、抗病力强、适应群牧条件的优点,又吸收了上述良种马的优良结构和性能。
20世纪60年代后,伊犁马的培育主要以顿河马为主。伊犁马中,顿河马的血液达到了50%以上。
蒙古马(拉丁学名:Mongolica),别称蒙古野马,马科马属动物。
蒙古马体形矮小,其貌不扬,头大颈短,体魄强健,胸宽鬃长,皮厚毛粗,能抵御西伯利亚暴雪;能扬蹄踢碎狐狼的脑袋。经过调驯的蒙古马,历来是一种良好的军马。食草:新鲜的草尖,不同季节吃不同的草。耐劳,不畏寒冷,能适应极粗放的饲养管理,生命力,能够在艰苦恶劣的条件下生存。
蒙古马体格不大,平均肩高120-135厘米,体重267-370千克。身躯粗,四肢坚实有力,体质粗糙结实,头大额宽,胸廓深长,腿短,关节、肌腱发达。飞节角度较小,稍曲飞,蹄质坚实。被毛浓密,毛色复杂,以青、骝和兔褐色为多。